薪火相传的武强年画


伴随着“梆梆梆梆”的声音,我们一起走进河北省武强县木板年画的世界。马习钦,只见他左手执刻刀,右手拿木槌,在木版上一点点雕刻出生动有趣的年画。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技艺,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工艺复杂。需要绘稿、刻版、印刷、装裱四道工序,要学好这一传统技艺,不仅需要扎实的美术功底,还要有刻苦好学的精神。

se7310004.jpg

“刻版要求陡刀立线,线条上窄下宽,这样线条不易磨损,也不易断裂,每一块木板都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雕琢,”所以没有三五年的功夫是很难真正出师。

马习钦出生在年画之乡武强县,他自幼迷恋乡土艺术,对民间木版年画颇感兴趣,读书时就开始自学刀刻技术给同学刻印章。16岁时,进入了武强画厂学习画版镌刻技术,师从刻版技师孙惠荣先生,从此也开启了年画大师马习钦的传承之路。

8b13632762d0f70318b5046d08fa513d2697c578.jpg

在传承武强木板年画的过程中,马习钦深刻认识到年画发展的困境,凭借对年画的热爱,让他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断学习。1986年,马习钦调到武强年画博物馆,得到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全国著名版画家薄松年谭权书张佩义等一些大家指教,后又在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河北师大美术系深造。在多年的学习和实践下,马习钦的美术知识得到了全面丰富,镌刻技艺全面升华,还掌握了印刷、装裱工艺。

69-16051H12I51H.jpg

康英勤也是武强木板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从小患有先天性腿残疾、行动不便的他,自强不息、勤奋好学,靠着自身不懈的努力,用21年的时间从武强年画博物馆的看门人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

康英勤积极探索,精雕细琢,把一生只做好一件事这一目标镌刻在脑海里,在从事年画行业的二十多年间,对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多次大胆改革创新,研发出了现代颜料“二合一”调配法、“颠倒顺序印刷法”等,为武强年画的这一非遗文化源源不断的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0126db57bfb9ac0000018c1bf1862b.jpg

过去的传统木板年深日久导致发生变形,为弘扬民族文化,马习钦复制了许多精品,还为台港澳友人敬献技艺……他们观赏之后,对从石刻工艺过渡而来的木刻工艺所呈现的古朴雅拙风格赞不绝口。

武强木版年画把刚柔相济,阴阳互补体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继承发扬光大,绽放出属于新时代的年画色彩!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配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