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元朝,大家不免陌生,因为它存在的历史时间相对来说较短,所以大家对这个时期可能不太了解,但是有这么一个历史人物,你肯定非常熟悉,那就是弯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有人说,成吉思汗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还有人说他是政治家,我却认为,成吉思汗是一位成熟的思想家。在成吉思汗征战时期,成吉思汗屠城不杀三种人,一是女人,二是孩子,三是工匠,不屠杀工匠这些手艺人恰恰体现了成吉思汗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视。
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元朝,这个时代的瓷器明显具有草原民族的独特风格,在瓷器器物和器形上都新创烧了许多蒙古族特有的器物类型,创烧单色釉也比宋代更加精美,还专门设立“枢府瓷”用于管理烧造瓷器。同时这个时期的瓷器风格整体胎子厚重,略显粗糙,多灰黄色,装饰以素白瓷、白釉黑花为主,承袭了宋代的装饰特点,器型较大,多为碗、盘、罐、瓶、枕、盆、扁壶、玉壶春瓶、高足碗等。
正是在这个时期,瓷器有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元釉里红,它是元代汉族传统瓷器烧造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品种,是陶瓷装饰历史上重要发明之一,但流传至今的元代釉里红瓷器却很少,可见它的历史性、艺术性、珍贵性,足以堪称为民族陶瓷艺术的瑰宝。
这个时期第二次巨大的飞跃是孔雀蓝釉,也就是后来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青花瓷。青花,是随战争来到中国的波斯工匠带来的,由于成吉思汗不屠杀匠人,在13世纪蒙古人打通了中西的通道之后,波斯的钴蓝绘画工艺大量流入中国,而蒙古族最喜欢的颜色就属蓝色和白色,蓝色代表草原的蓝天,白色代表的是白云,放牧的生活使他们对蓝天白云感情深厚,所以一见到这种宝石蓝色的纹饰,他们就非常喜欢,于是宫廷就开始对这种工艺进行仿烧,最后慢慢演变发展成为在中国陶瓷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元青花。
元青花的地位和成就一部分归功于古代匠人的辛苦劳作,另一部分要归功于伟大的君王———成吉思汗。放眼于现代社会,元青花不管是出口海内外,拍卖收藏,还是作为装饰品,一直是深受上流社会的青睐,同时也深受百姓的赞扬追捧!
谷子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