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磁州窑”


在古老的神话传说中,女娲用泥土造出了最早的人,那些生活在黄土大地上的先民们,又用自己的双手,重新捏起泥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陶瓷。陶瓷,自诞生以来,便一直是中国人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处处都会见到陶瓷的身影,而磁州窑便是民间瓷器的典型代表之一。

乍一听磁州窑三个字,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一个窑洞,如果是这样,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在中国朝代的历史长河中,磁州窑我们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一个民窑体系,包括了河北、河南、山西、山东等省的窑厂,素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到了现代社会,磁州窑指的是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因磁县在宋代属磁州,故曰“磁州窑”。

早在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及原始手工业的萌芽,我们的磁山先民们就开始在这一带大量制做陶器,在彭城以北20公里的磁山新石器时期的遗址,曾出土过大量的夹砂褐陶和红陶器,中国社会科学院将其命名为磁山文化从而确定了这个地区作为古老陶器发祥地的历史地位。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磁州窑由陶器转化为瓷器的阶段,最初的瓷器是青瓷,窑址在峰峰矿区西部贾壁、青碗河一带,临水也是从此时开始烧制青瓷,其釉为青绿色或是黄色,胎质坚硬,比如北齐时期的青瓷盏;到了 隋唐时期是磁州窑由青瓷向化妆白瓷的转化阶段,同时,临水窑还烧制褐釉釉下黑彩及素胎黑釉瓷,尤其是临水烧制的化妆白瓷,为以后磁州窑烧制白地黑花瓷器打下了基础;宋代是中国文化进行反思和创新的时代。磁州窑从宋代开始,才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磁州窑”。在宋代,中国陶瓷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自北朝创始,历经隋唐,宋金元时期繁荣鼎盛,经明清至今,绵延不断,历千年

尽管是在如此发达的21世纪网络时代社会,磁州窑产的瓷器依旧在海内外占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磁州窑产的瓷器整体淳朴、粗犷,大件瓷器皿豪放雄伟,神态端庄古朴,有气魄,因此深受大众喜爱;而小件器皿制作精美,盘、碗、碟类注重灵巧实用,形体比例,轻重适度,线条干净利落,造型与装饰能够达到完美的和谐统一,也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和追捧。

磁州窑的历史之久,文化底蕴之深,我们需要去深究和挖掘,探索每个时期的磁州窑魅力几许深!

                                                                       


                                                                        出处:中国配饰网

                                                                        编辑:谷子满满

                                                    


注:本文转载自中国配饰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