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保定定兴这片历史悠久的土地上,文彩绣宛如一颗璀璨明珠,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散发着迷人的光芒。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民间传统美术手工刺绣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见证了无数的历史变迁与时代发展。
文彩绣的起源可追溯至遥远的古代,彼时人们用针和色彩来美化自身,称之为 “彰身”“文身”“针黹” 等 。据史书记载,殷商时代,文彩绣已初现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技艺不断发展,到了明清两代,迎来了鼎盛时期。历经上千年的传承与演变,文彩绣形成了独特、多样的绣法,一部分作品专供宫廷御用,展现出皇家的尊贵与奢华;另一部分则在民间流传,融入了百姓的生活,深受大众喜爱。
制作一件文彩绣作品,需要经过十几道复杂的工序。从精心绘稿开始,绣娘们要将心中的图案细致地描绘在纸上;接着扎版、刷版,为后续的刺绣工作做好准备;选色环节更是关键,要根据图案的风格和想要表达的意境,挑选出最合适的丝线颜色。在刺绣过程中,针法繁多,技艺精湛,平细匀光,虚实相间,疏密有致。像彩绘绣、润色绣、丝带绣、团锦绣、辫绣、贴绫绣、双面绣、网绣等多种绣法,既继承了古老的技艺,又在当代绣娘们的手中不断创新。每一针每一线,都倾注了绣娘们的心血与情感,使得绣品色彩明快,富丽而不失典雅。无论是山水、人物,还是动植物、几何图案,在绣娘们的巧手下,都栩栩如生,色彩丰富饱满,过渡柔和自然,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一般。
在当代,文彩绣更是大放异彩。它多次为中央春节晚会、时装发布会、戛纳电影节等重要场合提供服装刺绣,为众多著名文艺界明星打造华美的服饰,如范冰冰的青花瓷裙和仙鹤服,就凝聚了文彩绣的独特魅力,让文彩绣走向了世界舞台。同时,文彩绣也为故宫、颐和园、北京亚运会等提供刺绣作品,深受国际国内业内人士的好评。不仅如此,定兴文彩绣还积极探寻传统技艺融入当代生活的方式路径,创作出精美的饰品、手工艺品、箱包和挂画等,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9 年,定兴县文彩绣成功入选河北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是对其价值的高度认可。而这背后,离不开传承人的努力与坚守。高海侠作为文彩绣的传承人,秉承着匠人精神,为文彩绣的传承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她自幼耳濡目染,在姑姑高淑梅的亲传倾授下,对文彩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二十多年来,她不断对文彩绣作品工艺进行升级,对针法配色进行创新,将文彩绣由原来的绘、刺两道工艺发展为绘、扎、刷、选、刺等五道工艺。在她的带动下,周边乡村的众多妇女也投身到文彩绣制作中,她们以针代笔、以线润色,不仅 “绣” 出了美好的生活,也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
定兴文彩绣,这一承载着千年文化的艺术瑰宝,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它不仅是一种传统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期待更多人能走进文彩绣的世界,感受它的魅力,让这一非遗技艺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