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传奇,香飘古今——二毛烧鸡:从知府诗赞到国宴之选


时间轴上的美食史诗


O1CN01QYoGBP1Mb3l67ayol_!!1918871452.jpg

1809年:位于河北邯郸大名府的街头,一位名为王德兴的工匠开启了其传奇生涯。由于乳名二毛,他在烹饪鸡肉时使用两个石猫压锅,因此乡邻们亲切地将他的烧鸡称为二毛烧鸡。一次意外的炖煮失误,却意外地使鸡肉变得骨酥肉烂、香气扑鼻,从此,这家小店便门庭若市。

1820年代:清朝道光年间,新任知府因闻香而驻足,品尝后即兴赋诗:夸官逍遥道,闻香品佳肴。适逢设盛宴,吾必备二毛这句诗使得一锅烧鸡满城香的美誉得以传颂。

1879年:第二代传人王国珍认为二毛之名不够雅致,遂以珍品、积研、成名之意更名为珍积成烧鸡,然而民众依旧习惯以二毛称呼,足见其深入人心。

1966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名府,品尝后对其赞不绝口,将这一民间美食提升至国宴的高度。

2025年的今天:第五代传人王民生坚守祖训,注册了二毛珍积成双商标,并开设了百家连锁店,更通过电子商务将这道传统美食推广至全球。

二毛烧鸡,这道传统的美食,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它选用上等的鸡肉,经过精心的腌制和烹饪,使得鸡肉外皮酥脆,内里鲜嫩多汁,香气四溢。每一口都能让人感受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毛烧鸡的制作过程非常讲究,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首先,选用新鲜的土鸡,确保肉质鲜美。然后,将鸡肉进行腌制,加入秘制的香料和调料,让鸡肉充分吸收各种香料的味道。腌制完成后,将鸡肉放入特制的炉子中,用慢火慢慢烤制,直至鸡肉外皮呈现出诱人的金黄色。

21319742_191422870121_2.jpg

 

 当时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想吃鸡得跑快腿,吃了以后得捂住嘴,顶风无腥味,顺风鼻子眼里冒香气”。那么,成名的秘诀何在?是其传统秘方的精湛技艺,以及出类拔萃的风味,促使了“二毛烧鸡”在社会上形成了“闻着不想走,看见了想吃到口。孝顺人,想给老人买只走。义气人,在朋友场上想托着烧鸡露一手”的现象。

 

1999年,二毛烧鸡跻身中华老字号2013年入选河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品牌已收录于《辞海》《中国商业百科全书》,并成为邯郸八大风味之首。

 从泰山石猫镇店的传说,到海外游子思乡的慰藉,这道菜早已超越了食物本身,成为一种文化符号。

 邯郸味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

一锅烧鸡传千年,半城烟火慰平生”——二毛烧鸡,期待您的品鉴!


注:本文转载自注:本文转载自中国配饰,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